首页 > 行业文化 > 电力业

做时代先锋的圆梦人

来自:何卫东     时间:2015-10-14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必须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工作上的带头人、密切群众的贴心人和员工理想愿望的圆梦人。

讲党性,廉洁从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政之要,贵在廉洁。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就是不做贪官。其内涵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对待财物不贪不占,对待权力不以权谋私;对待名利要淡名轻利;在用人上要任人唯贤;在纪律上要令行禁止。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腐败现象在现阶段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发生动摇。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思想的总阀门、总开关。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思想,行动上就会表现出来;思想上发生扭曲,人生观、价值观就会错位。从目前不断落马的“老虎”和“苍蝇”来看,表面是经济问题、道德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理想信念发生了问题。信仰缺失,理想信念发生偏差是共同特点。他们背弃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政治上同党离心离德,陷入极端个人主义不可自拔;经济上贪得无厌,生活上腐化堕落,成为遗臭万年的反面教材。他们的堕落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领导干部要廉洁从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常怀警醒之心,常思腐败之害,常筑防腐之堤。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支提出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赶考精神和焦裕禄精神,用先进理论武装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风肃纪,塑造良好的央行形象。

重品行,勤政为民,做工作上的带头人。重品行,勤政为民,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领导干部仅仅做到廉洁是不够的。廉洁但不作为、慢作为,或“偷工减料”都是腐败的具体表现,都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治懒”,必须强化时间观念,强化责任追究,赏罚分明,动真格,严问责;必须强化执行力建设。要注意从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入手,提高制度执行力。好干部带出好班子;好班子带出好队伍;要以上率下,层层发挥榜样作用。

做表率,务实清廉,当好密切群众的贴心人。做密切联系群众的贴心人,决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要做到与群众真心实意交朋友,实实在在解难题。善于开展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基本功。一个道理能深入浅出阐释清楚,走到那里能很快同群众打成一片,讲得话群众喜欢听,写得文章群众喜欢看,知心的话群众愿意讲,把群众当亲人,党群、干群自然和谐起来,工作自然会得心应手。要解决与人民群众感情问题,必须摆正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决定了服务对象也是人民,只有用好手中的权力,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严律己,勇作为,做干部职工的圆梦人。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不做纪律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官,强化纪律约束,才能不辜负群众的期望。真正做到“修身以安民”。领导干部修身决不是个人的事情,必须努力做到常照镜子、常正衣冠、常洗澡、常治病,提高政治敏感性,提高分析问题的洞察力以及处理问题决断力。严于律己,就是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行、慎友。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处于严格的组织管理、群众监督之下,容易遵纪守法,不做或着不敢做坏事。而在缺少外力约束的情况下,靠自己管好自己就比较困难,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自我衡量、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崇尚理想、力戒贪欲、淡泊名利、脱离低级趣味、随时随地把持自己。领导干部只有真正做到提高修养,勇于实践,做焦裕禄、杨善州式的好干部,真抓实干,一心为公,就能不断冲破艰难险阻,迎接新的胜利,真正当好时代先锋、干部职工的圆梦人。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