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项目文化

青年做人做事“九选”“九不选” ——学习杨书记在“五四”青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体会

来自:毛新峰     时间:2016-06-13


    

2016年5月3日,有幸第一次参加公司青年工作部、团委组织的“青春立业正当时”主题青年座谈会。杨书记在会上发表了《智慧青春献西航,岗位成才立新功》的讲话,听完杨书记的讲话感触颇多,作为新时期青年,将杨书记的讲话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是西航青年应该着重思考的重要问题。人的青年时期,充满了各种机遇和挑战,辨识机遇,辨识挑战,从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才能很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这是对青年学识和智慧的巨大考验。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选择正确了前途一片光明,错误地选择了就会碌碌无为。要在工作中落实杨书记讲话精神,把握好青春这个立业的正当时,就得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做到“九选”“九不选”,与大家一起共勉。

选择“学习”不选择“玩耍”

杨书记指出,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人的一生应该是学习的一生,从古至今,懂得学习的人,一生一定是辉煌的,一定是有价值的一生。阿里巴巴的马云是当下的以电商成功的名人,曾刷新电商行业很多记录,在马云成功的道路上,一直坚持如饥似渴地学习,他曾说过”学习不一定成功,但不学习一定不会成功”。青年时期,是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在职业生涯中最具变化的时期,或许将经历多个不同岗位,如何胜任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唯有靠不断地学习。青年时期的学习力,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高度,不选择学习而选择玩耍,光阴会被虚度,到头来一事无成。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用这种改变来应对,处在变化中的万事万物。学习可以丰富思想,提升境界,找到正确的做事规律,以渊博的知识,形成处理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有了这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青年时期到底应该学些什么?首先要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以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做事方向,树立理想信念,矫正人生观、价值观,做堂堂正正,正确做事的人;其次应该学习业务知识,业务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开启理想的金钥匙,也是成长成才的关键;三是要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人都生活在一个团队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包容爱护,力争做一个爱大家和大家爱的人,这样才能同团队一起,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选择“吃苦”不选择“享乐”

世间没有免费的午餐。古人云:不吃苦中苦,难活人上人。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如此。在一些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成功的辉煌,却不知道成功辉煌的背后,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处。著名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与众不同的背后,是无比寂寞的勤奋》,文章中有一个故事:1902年,27岁的诗人里尔克应聘去给62岁的画家、雕塑大师罗丹当助理。在初出茅庐的诗人的猜想中,名满天下的罗丹一定过着十分浪漫,疯狂与众不同的生活,然而他看到的真实景象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罗丹竟然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画室的老人。里尔克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罗丹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还有小米的CEO雷军先生,据金山董事长求伯君说:16年来雷军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16年的勤勤恳恳,鞠躬尽瘁,终于有了足够的积累,最终厚积薄发,创办小米,一举成名。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凡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吃苦,尤其在其青年时期,事业正起步的阶段,都是因为吃了不少的苦,才有了后面的辉煌,如果他们在青年时期选择了享乐,整天无所事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最后是不可能成功的。

选择“担当”不选择“放弃”

无论社会发展到任何时候,都需要具有担当精神的人,毛泽东主席敢于担当,担当起了复兴民族的重任。担当体现的是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大局意识,具有这些意识的人,才是公司最为需要的人。不敢担当是没有智慧应对复杂问题能力的表现,是胸无大志的表现,工作不敢担当就会失去很多非常重要的机会和机遇。无论身处任何岗位,都承担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责任,不敢担当,就不愿担责,就无法完成岗位所赋予的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不称职,不但贻误工作,也会辜负组织信任和托付。在某些时候,机遇往往隐藏于巨大的危机困难之中,害怕危机困难,在危机困难面前畏首畏尾,不敢接受危机困难所带来的挑战,往往就失去了非常重要的机遇,青年时期的机会和机遇是有限的,一旦错过了,将不会再来。在青年时期偏重于选择放弃,将会丧失机会和机遇,或许有些人认为放弃是保护,放弃有利可图,但这种保护和有利可图是暂时的,是只关注眼下和当时的短视行为,从长远来看,放弃是对自己巨大的不负责任,是人一生最大的懈怠。承担的越多,干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这是普遍规律,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没有量的增加,就没有质的飞越,这句话用在工作上再为贴切不过,“文墨精度”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青年人在工作岗位上,遇事怕担责,推诿放弃,时间久了,就没有可为之事,凡事都不可为,那么这个岗位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个结果对于青年人来讲,即是耻辱,也是失败。因此,青年时期一定要选择担当,担当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力量,是敢作敢为,是善做善为,风生水起,才知天高云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青年时期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不推诿扯皮,不退缩不前,敢于负责,敢于向前,忠于职守,勤勉尽责,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勇于挑起工作重担,这样才会长风破浪济沧海。

选择“珍惜”不选择“鄙弃”

有些机会或许一生只碰到一次,有些人或许一生只遇见一次,有些工作或许一生也只干一次,从人的一生来讲,每一个一次都弥足珍贵。青年时期定要选择珍惜,而不选择鄙弃,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领导、同事、亲人、朋友,要珍惜自己的工作,有的人一生都处在寻找工作中,而到最后也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原因就是他不知道珍惜,“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物理上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也是因为相互的珍惜,而升华了友谊,工作也是一样,唯有珍惜工作,才能得到工作的回报。青年时期要珍惜时间,时间是无情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你在干什么?它都一分一秒地向前慢慢地走着。要用好青年时期的每一分每一秒,光阴不虚度,就必有收获。 珍惜也是一种承诺,一种义务,一种精神,只有珍惜岗位,才能敬岗爱业。工作岗位是青年人展示自我价值的天地,是人生旅途拼搏进取的支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珍惜岗位才能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企业整体的一个部分,才能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出色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也唯有珍惜岗位,才能踏踏实实勤奋工作,才能发现每天都很快乐,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精髓在于专心工作,人生的真谛在于快乐地工作着。青年时期,还要珍惜相互之间的各种友谊,无论哪种友谊,都来自不易,都是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长时间建立起来的。毁掉一份友谊或许只因一句话或一件事,是一种瞬间的行为,这是青年时期最不应该去做的事,不但伤感情,还会使自身脱离团队,没有团队的个体,紧靠孤军奋战,就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也无法为公司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选择“感恩”不选择“仇恨”

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特别是青年时期。如果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就不难发现一切矛盾和纠纷的根源,皆源自于没有感恩的心。对自然没有感恩之心,就会肆意的破坏和践踏,最终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就无法做到孝敬。对工作没有感恩之心,就不会穷尽全力去完成它。对朋友没有感恩之心,就不会相互帮衬,共同成长。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若选择仇恨,就代表着思想和行为的不接受,这种不接受将会摧毁一切。如果用仇恨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周围的一切也会以仇恨的方式回报自身。一般来讲,大凡怀有仇恨之心的人,总认为自己将永远正确,别人永远错误,事实上无论任何事,都没有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大家所处的环境和所经历的事情各不相同,理应多一份理解,但选择仇恨的人却一味用仇恨的眼光去看待,矛盾就会层出不穷,如果一直处在矛盾之中,将无法用正确的心态和行为去看待人和事,那样的话,要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就很困难。同时,矛盾存在必将削弱团队的力量,没有团队如何才能成功,做一件事情,特别是重要的事,如果仅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青年时期,是积累经验,广结人脉,发展事业的时期,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心怀感恩之情,要感恩工作给予回报,感恩领导的关怀帮扶,感恩父母的生养,感恩同事的和睦相处,感恩朋友提供无限帮助。若心怀感恩,就一定能够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亮点,就能发现工作的快乐之处,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之处,一旦被这些正能量所包围,必将激发和催生工作生活的热情和激情,从而促使自身善待自然,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岗位,善待工作。相信,如果真正做到了感恩,学会了包容,那么就一定能够实现舒心工作,快乐生活的目标。

选择“奉献”不选择“索取”

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泰格尔曾说:生命赐给了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杨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为祖国航发事业的发展披肝沥胆,鞠躬尽瘁,92年风雨人生,60余载春秋风华,他把所有智慧和心血都献给了党和国家,用心血铸就了守望祖国蓝天的倚天长剑,将其一生都献给了航发事业。他实实在在做到了,让敬业成就梦想,用奉献托起“战鹰”。的确,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中,吴大观等老一辈奉献了自己的所有,就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奉献精神,在成就自身的同时,也成就了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青年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没有奉献就没有回报,如果在青年时期一味的索取,就一定会患得患失,终将导致失去的多,得到的少。企业是一个大家庭,是一个讲奉献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员工的家。试想,如果一个人一味地向家中索取,而不为家里奉献,这个家迟早会被索取的一无所有。企业也是一样,特别是在公司,身处每一个岗位的青年人都是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无论一线还是二线,都需要青年人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在每一项工作上做到不挑不拣,埋头苦干,大家都出色完成了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公司的效益将会大幅提升,效益提升了自然不会亏待大家,这点从每年大家总收入的提高可窥见一斑,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大家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承担的任务不完成,怎么能实现效益好的目标,效益不好又怎么提升员工收入。因此,青年时期,无论对家庭,还是对工作,都要讲奉献,要多做事,做有益的事,要善于奉献工作,工作才能奉献自己。

    七、选择“创新”不选择“保守”

    杨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青春因为梦想而美丽,因为对创新的追逐而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的制高点在科技科技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青年时期,是思想最活跃的时期,选择保守就会固步自封,就会关闭自己提升的大门,选择创新则就选择了提升的正途。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公司赋予青年最为重要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学名词供给侧改革,实现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是从人的需求出发,用创新来满足需求,重建市场秩序。大家都知道,诺基亚手机曾经红极一时,占据了通讯市场几乎全部天下,然而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因为没有创新,逐渐被智能手机所替代,最终让诺基亚手机失去了市场。还有最著名的柯达公司,其生产的相机和胶片曾畅销全球,也是因为没有创新,在数码相机出现之后,没过几年时间,就宣布破产,等等。像这样没有创新而倒闭的企业,在全球还有很多很多。相反,因为创新而成长发展起来的企业,也有很多很多,比如:马云的阿里巴巴,任正非的华为,雷军的小米,董明珠的格力。在公司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许多产品,也被市场青睐,占据了市场的相当份额,但最终因为没有创新,而走向没落。作为当下公司的青年人,必须扛起创新的大旗,在岗位上结合工作实际,以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目标,创新思路理念,创新方式方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敬业爱岗,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公司的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选择“自信”不选择“自

拿破仑曾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是人的一种品格,一种风度气质,也是一种自我行为艺术。自信是指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准确把握驾驭自己,是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的基本条件。人的一生中,只要生存生活,就需要拥有自信,而要提高人生命的价值、生活的质量,更需要自信。自信要有坚定的理想目标,要具备执着追求的精神,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使之成为精神支柱。青年时期最忌讳自负,中组部研究室徐文秀先生在《做人做事做官“十忌”》一文中提到,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的“绊脚石”;“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自负自满是“拦路虎”,是做人的“违禁品”,是一个人裹足不前、止步于成功的开始。的确,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对自己的认识以点带面,一方面好就认为自己光芒万丈,很了不起,孤芳自赏,瞧不起其他人,不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更缺乏自我批评,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盛气凌人,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难以和他人心理相容,是自负的人的最为典型的特征,这种自负是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学识修养不高的表现,会将人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样的人迟早会被生活和工作抛弃。青年时期,切不可选择自负,一定要选择自信。树立自信,首先要眼睛向内,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己,挑战自己并不是给自己出难题制造苦恼,万不能用一条看不见的绳索把自己捆住,如果这样的话,理想和目标以及前途事业将无从谈起。青年时期要敏锐地意识到,生命中的任何事情,生活中的任何活动,都不能靠别人施舍,必须靠自己的自信去刻苦实践,埋头苦干,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增强信心,用坚定的自信心,支撑自己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夺取一个个成功。

选择“廉洁”不选择“贪腐”

随着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公司的大家庭,许多关键重要的岗位,都有青年人的身影,还有很多青年人已走上领导岗位。廉洁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之所以说老话题,是因为多年来,党和国家都倡导廉洁,廉洁这个词对所有人都不陌生;之所以说新话题,是因为许多青年人已成为了党的生力军,在公司关键岗位和领导岗位工作,需要践行廉洁,如何做到廉洁,则是他们需要面对的新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并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查处了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许多党员领导干部,其中不乏有许多较为年轻的干部,这对青年一代是一个巨大的警醒。青年时期,从事关键重要岗位工作和领导岗位工作,这个结果来自不易,是组织的信任和自身多年奋斗的成果,需要倍加珍惜。当然,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也意味着存在不同程度风险,在当前物质极具诱惑力的大环境下,扛不住诱惑就会陷入贪腐的深渊,不能自拔,稍有不慎,则自毁前程,辜负组织信任的同时也误了自己。在廉洁和贪腐的选择上,青年人要慎之又慎,必须选择廉洁,这是对公司的承诺,也是对组织信任最大的回报,更是对家庭负责任的良好表现。近年来,公司出台了系列反腐倡廉制度措施,需要青年人严格遵守,当然也有一些青年人以身试法,最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问责,这些都值得大家警醒。青年时期,做到廉洁,须树立“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危机意识,慎重对待生活圈和工作圈,养成严于律己、公道正派的行事风格,凡事将规矩挺在前面,时刻心怀敬畏之情,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和不出事。

青年时期,每个人都会有许多事面临选择,以上“九选”“九不选”的拙见,并不能涵盖方方面面,需要身处其中的自己用心去体会和领悟,而后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选择。杨书记最后指出,西航的发展迎来了好机遇,西航的青年人也必将迎来自己人生旅途中难得的重大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西航美好的明天,为了航发事业这艘“友谊之船”永不翻沉,放手一搏,去书写人生最靓丽的一页。杨书记的讲话吹响了西航青年奋进的号角,为青年的成长成才借来了东风,广大青年一定要做好自己的选择,把公司的期望和杨书记的要求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为公司快速发展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