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 皖北煤电】皖北煤电集团恒源股份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来自:皖北煤电     时间:2013-05-02

 

    427日上午,安徽省庆“五一”暨劳动竞赛表彰大会在安徽大剧院隆重召开。会议表彰了全省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皖北煤电集团恒源股份有限公司被授予全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恒源股份党委副书记周伟上台领奖。
    近年来,恒源股份着力构建“安全、高效、和谐”的煤炭企业,构建“规范管理、高效运行、持续发展、和谐共荣”的优秀上市公司,取得了安全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经营效益好、管理效能高的良好业绩,获得了“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称号。
    科学组织生产,安全高效推进科学发展。恒源股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和“事故可防可控”的理念,按照“抓重点、夯基础、严管理”的思路,着力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多年来,公司杜绝了“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重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始终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内。2012年,全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水害防治、煤锚支护、安全培训基地建设等现场会相继在公司召开。生产上,大力实施“五个优化”——优化设计、优化系统、优化业务流程、优化劳动组合、优化工时利用,实现了集约高效生产。2012年与2009年相比,全公司原煤人员工效由2.26/工提高到2.47/工,提高了9.3%
    优化调整结构,深化内涵推进科学发展。恒源股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效为中心,实施品牌战略和精煤战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促进经济效益最大化。2012年“提质量、调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
    转变发展方式,持续健康推进科学发展。恒源股份在努力拓展煤业规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延伸煤炭产业链,抓好煤矸石、瓦斯和废渣、废气、废水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建设坑口电厂、瓦斯电厂、煤泥煤矸石电厂和矸石砖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煤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被列为我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坚持创新管理,以人为本推进科学发展。恒源股份以内部市场建设和班组建设为主要抓手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在内部市场化建设上,不断完善价格、结算、考核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现“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成为利润源”;全面实施了物资储备超市化管理,取消了基层科区二级库;优化采购管理,与实力强、质量优、服务好的关键设备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抓好用电管理,通过调荷避峰、优化电力配置、实施合同能源管理、严格电费考核等手段,吨煤电耗逐年下降。班组建设方面,健全完善精细化班队标准体系和班组建设管理体系,促进了班组建设规范、有序、系统推进。
    近年来,恒源股份管理创新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全国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安徽省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选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0项,占全省成果总数的30%以上;班组建设成果获得第十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