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碳】筑牢安全生产的根基—公司班组建设巡礼(组图)
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班组建设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班组是安全生产的基本组织单元,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基石,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提高班组建设水平和质量,提升员工战斗力、创新力、执行力和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无疑是一项战略性举措和强有力的抓手。
公司现有29个生产及生产辅助单位,527个区队1986个班组。多年来,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始终把积极推进班组建设工作作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拓展班组建设之路,丰富班组建设内容,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班组建设品牌。
垂直管理 引领班组建设方向
每到秋天,大雁便排成人字雁阵向南而飞,飞行几万里离不开“领头雁”对其飞行方向与速度的掌舵。在班组建设的过程中,公司从机关到基层单位形成了“领头雁”上下垂直管理,指挥着班组建设的方向与速度。
2011年,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生产管理部牵头,安监局、机电管理部、党建工作部、总调度室、工会工作部、企业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等部门齐抓共管的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对班组建设做出整体规划。在班组建设中实行“八型班组建设”,即:安全型、自控型、创新型、和谐型、学习型、标准型、绩效型、技能型等,明确了班组建设的目标并将各小组责任明确细化,指导基层班组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在基层单位,公司要求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矿里由矿长牵头,生产矿长分管、生产副总工程师主抓班组建设;部门科室负责人为班组建设第一责任人;区队长为基层单位班组建设第一责任人;班组由班长亲自抓建设;要求“一把手”既要抓安全生产,更要抓管理,尤其是班组思想建设管理,学习组织管理。
公司与基层单位上下垂直对口管理,保证了指导的专业性,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创新载体 拓宽班组建设路
在推进班组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公司注重创新载体,将形式多样的活动创造性地融入员工的工作、生活,既加固了安全基础,也给员工带来了幸福感。
三分钟讲坛教育人。周笑是榆家梁煤矿电工班的一名普通电工,在一次预防性大检修工作中,他被安排停电,因为检修的地方太多,各个开关都要上锁,当时锁具不够用,他就没有闭锁移变,让身边一个等材料的检修工在一旁监护,等他忙完别的工作准备去送移变电时,却发现负责监护的检修工已经不见了,而且电已经被送上,当时移变还带着另一趟机电队的电源,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机电队的同事送上了电,如果当时谁再把破碎机开关的电同时送上,那么在破碎机里干活的人将无一幸免。事后,周笑非常后悔和后怕,他经常利用矿里开展的“三分钟讲坛”给队员友们讲解这起自己亲身经历的未遂事故,同时嘱咐大家,在井下干活必须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进行,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可能会威胁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为提高班组建设水平,强化班组人员安全意识。榆家梁煤矿、大柳塔煤矿、补连塔煤矿等单位结合现场工作实际,从创新班组学习方式入手,组织开展各班组内部以讲、学、论为宗旨的班前会“三分钟讲坛”活动,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故、未遂事故讲原因、说认识、谈启发,以达到互相学习教育的目的。
全员编写案例警示人。“机头机尾架间间隙大,容易掉落煤块伤人,建议及时打出支架侧护板,调整支架间隙”这是几天前大柳塔煤矿综采一队生产一班的员工宋勇编写的一条安全隐患防范意见。在推进班组建设工作中,大柳塔煤矿为了强化危险源辨识和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制定了《全员查隐患管理办法》,发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到隐患的排查治理当中,并积极组织开展全员编写“不安全行为案例”和“安全隐患防范意见”活动。每月要求区队轮流指定员工编写一起不安全行为发生案例或一个安全隐患防范意见,并在全矿范围组织进行宣讲,让员工在自己编写案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后果,同时对于他人也起到一种警示作用。

培训平台培养人。大柳塔煤矿、榆家梁煤矿、寸草塔煤矿、万利一矿等八个矿为推进班组建设工作而设立了专门的班组建设活动室——班组之家。据了解,在班组之家中,每天至少要有2个班组的员工在这里学习,全矿每一个班组平均一个月必须在这里学习一次。小小的班组之家中,张贴着员工风采、各类活动剪影、领导关怀以及员工个人获得的一些荣誉,还配备了专业书籍、饮水机、投影仪等,方便员工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这样的班组之家是班组长倾听员工心声、解决员工诉求的一个亲情化平台,有效拉近了员工之间的距离,凝聚了他们的力量,督促基层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座谈解难帮助人。艾绳保是补连塔煤矿连采三队生产一班装载机司机,在几天前的夜班中,艾绳保没有给停好的装载机加阻车器,看似一件小事情,但稍不留神就会造成溜车撞人事故,因为这起未遂事故,艾绳保接受了队里书记的家访教育。同时,在每季度召开的不安全行为人员座谈会上,“汇报”了自己的不安全行为经过,接受了参会人员对其改正不安全行为的帮教措施。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公司各班组,充分利用不安全行为人员座谈会和家访,面对面的与不安全行为人员交流、谈心,真实的了解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想法,通过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帮教,更有效的从思想上改变对不安全行为人员的认识,改变不安全行为人员的态度,有效地减少了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思想交流提升人。刘汉波是大柳塔煤矿运转一队的班长,这些天他利用下班之余收集着各种各样的班组建设资料和事故案例,同时也编写着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好想法、好建议。为提升基层班组长的综合素质,营造良好的班组长学习氛围,大柳塔煤矿开设了专门针对班组长专项培训的班组长大课堂。班组长大课堂每月进行一次,由班长主持讲课,讲课内容可以是班组管理经验、自己的工作经历,当下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等,刘汉波就是为了下周的大课堂正在积极的备课。在提高班组长的综合能力方面,布尔台煤矿、石圪台煤矿、寸草塔二矿还成立了专门的班组长协会,定期组织协会里的班组长进行学习交流,充分调动了班组长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拓展训练磨砺人。拓展训练是一项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协作力,同时让队员们之间增加沟通、信任、关爱、奉献的活动。在强化班组建设工作中,为了让各班组人员体验团队的伟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公司各班组先后多次组织拓展训练。拓展训练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拓展训练,认识了自身潜能,增强了自信心,克服了心理惰性,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同时启发了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的是认识到了群体的作用,增进了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是进一步推动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每年,各矿都组织优秀班组长外出进行拓展训练,提高班组长的综合素质。
特色文化 凝聚班组力量
企业的班组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公司各个基层单位,每个班组都有自己的特色“小家文化”,这些特色的“小家文化”逐步成为广大员工潜在的意识和自觉的行为指南,在工作中激发着广大员工的干劲和力量。
在公司设备维修中心一厂修复二班、二厂三部焊接班、二厂一部检测班等,类似于“焊卫荣誉,团接进取”、“像狼一样团结,我们会与众不同”、“精益求精,团结务实”等各具特色的班组口号是员工们根据各自班组的自身实际制定的班组口号,这些口号既是各班组精神的显现又是他们奋斗的目标。与此同时,他们还设计了各自班组的班旗和班徽。在他们看来,班旗与班徽是一个班级的象征,表明了班级的班风班貌,是班级的精神图腾!

在班组精神文化建设上,引导员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岗位特点,通过总结提炼确立自己的安全理念或格言警句,使其成为自觉遵守的安全行为,并不断主动修正个人行为,这也是公司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公司一些班组积极动员广大员工编写安全理念和格言警句,并将富有哲理和代表性的格言制成横幅悬挂在班组、厂区、车间,营造班组安全文化氛围。例如,“工作是使生活得到快乐的最好方法”、“时间是验证大多数事物最好的工具”、“对于世界来说你是一个生命、对于家庭来说你是一个世界”……

此外,为了调动班组员工的积极性、增强班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班组文化的引导和号召作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一些矿井单位为自己的班组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图腾符号来体现各自班组的特点,例如榆家梁煤矿的班组选择虎、马、蛇、牛、鸡、雁、鹰作为班组的图腾。虎——勇于开拓,敢想敢干,善于把握大局,在工作中如同猛虎下山,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牛——坚守岗位,按章作业,守时守信,犹如默默奉献的牛……
班组图腾是班组形象、班组性格、班组文化的升华,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在推进班组文化建设过程中,寸草塔二矿制作了动漫版《煤矿安全规程》及《煤矿六大系统》并在安全培训室及调度室随时播放,让员工进一步动态的理解《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内容;布尔台煤矿针对员工特点将常见知识做成了影音课件,其内容精炼、主题突出、简短灵活……
健全制度 强化班组管理
进一步健全完善班组制度建设,将制度的刚性力量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相融合,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是推动班组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保障之一。
2009年,公司先后下发《神东煤炭集团班组建设实施方案》、《神东煤炭集团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神东煤炭集团班前会管理办法》,明确了7个会议、8个日常培训、5项考核、160项考核标准,积极推行区队自治、班组自主、个人自律的区队班组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在区队长和班组长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方面,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区队干部管理的指导意见》文件,将班组长纳入区队干部的管理范畴,明确了区队长和班组长的选拔标准,严格执行选拔、聘用、解聘的条件和程序。
在公司“大制度”的指导下,各基层单位不断梳理、总结规范化的班组建设方式、方法,使各项班组建设制度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
严格落实班组月度计划例会制度——各基层单位根据月度计划汇报上月工作进展,安排计划下月工作步骤,使班组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反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健全班组民主管理制度——各班组实行厂务公开、民主测评,定期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等。围绕各班组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员工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听取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增强了班组员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严格落实班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动员全员参与其中并将其纳入日常考核中;严格落实各级人员带班跟班制度与安全责任制度;对各类违章行为予以公开,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以减少类似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细化考核,班组建设阳光化——在班组内部开展“日评价月评星”活动,每天下班后,跟班队长和班长要对员工当天的工作进行评价,并选出当天的优秀员工,当天工资上调不低于10%;每个月在区队员工当中评选“安全之星、标准之星、学习之星、技能之星、创新之星、绩效之星、和谐之星和自控之星”,分别给予每人500-1000元的奖励。月底评选A、B、C类优秀员工,享受不同的分配系数,不断激励员工创先争优。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一批“思想先进,业务过硬,技能娴熟,工作高效,作风踏实”的优秀员工脱颖而出。

班组建设工作是“加固”矿井安全生产根基之本,提升班组建设水平,实际上就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2009年以来,通过大力推行班组建设工作,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煤矿优秀安全班组”、“中央企业红旗班组”、“全国煤炭系统安全先进班组”、“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标杆”、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15个,公司内部涌现班组建设优秀单位12个,优秀科队45个,优秀班组200个。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