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首钢各单位迅速传达贯彻北京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
6月28日、29日,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学习考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首钢京唐公司调研看望慰问一线职工后,首钢各单位迅速传达郭金龙、王安顺重要讲话精神,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组织学习贯彻。
围绕认真贯彻好郭金龙和王安顺的重要讲话精神,各单位利用网络、报纸、电视、会议等载体,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在京唐公司庆祝建党93周年暨表彰大会上,干部职工通过视频聆听了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靳伟传达的郭金龙、王安顺在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学习考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前,与会人员分别观看了北京电视台、首钢电视台摄制的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学习考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首钢京唐公司调研看望慰问一线职工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早调会和部长例会上,首钢总公司副总经理,京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毅传达了北京市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并就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京唐公司还通过《首钢京唐报》、京唐闭路电视、OA系统和京唐网站对相关新闻及时进行报道和播放。7月1日,迁钢公司利用早会时间对北京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传达,提出迁钢的发展要从京津冀的战略空间来考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要主动融入,积极作为。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迁钢公司必须志存高远,要努力建设第一流的队伍,培养第一流的作风,掌握第一流的技术,实现第一流的管理,拿出第一流的产品。中首公司召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北京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党委立即召开座谈会传达北京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各部门、党支部向每名职工传达宣传,并在医院院报及网站上进行宣传。6月30日下午,培训中心通过OA系统将北京市领导重要讲话精神传达给职工,并于7月1日上午召开党员和干部大会,向广大党员传达,要求各党支部迅速学习贯彻落实。
深刻领会、深切感悟市委市政府对首钢职工的巨大关怀,对首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有新的认识。京唐公司冷轧部党委书记孙建民认为,京唐公司必须进一步发挥京唐公司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是总公司对京唐公司的期望,更是京唐人的责任。京唐公司要起到带动示范作用,这是机遇和任务,更是光荣的使命。水钢公司党委书记卢正春认为,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学习考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首钢京唐公司调研看望慰问一线职工,提振了职工的精气神,这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丰富和宝贵的资源,为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冷轧公司党委副书记闫广顺认为,北京市代表团赴河北学习考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首钢京唐公司调研看望慰问一线职工,体现了对首钢发展的高度重视,北京市领导的讲话表达了对首钢工作的极大支持和帮助,深受鼓舞。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必须化压力为动力,秉承首钢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团结一致,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好今年下半年的经营生产任务。
不断提高和升华对首钢工作的认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优良的作风,奋力开创首钢工作新局面。京唐公司炼钢部部长罗伯刚表示,北京市领导在讲话中对首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对我们充满了期待,寄予了厚望。要以实际行动贯彻和落实郭金龙书记、王安顺市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和扩大来之不易的生产经营成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早日把京唐公司建设成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钢铁企业。首秦公司轧钢部党委书记王新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表示,首秦公司地处京津冀经济圈重要城市秦皇岛,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所占据的区位优势明显。首秦公司必须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巩固安全、环保、稳定、经济的生产局面,加大高端品种和市场开发力度,抢占市场先机;强化市场主体意识,推进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挖潜增效能力,同时推进精细化管理,夯实管理基础,提升产品实物质量,从抓成本和抓质量入手,大力提升首秦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巩固、发展好钢铁主业同时,充分发挥“六秦”各单位的协同作用,发挥“六秦”各单位优势和特点,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市场机遇。国际工程公司干部职工表示,必须牢牢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优势,积极为曹妃甸开发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做好节能环保技术和城市综合服务技术的系统梳理、整合提升和推广宣传工作,努力为首钢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撑。以北京市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为动力,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